4月15日21时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建成投产了甘肃首条熔喷布生产线,并顺利产出了产品。
兰州石化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党组的安排部署,从3月12日开始,迅速抢建熔喷布生产线。为了早开工早建成早出产品,公司迅速行动起来,组建了工作协调组、采购组、工程与设备组、生产准备组、化验分析组、产品销售组6个专业工作组,放弃节假日,不分昼夜连续工作。
公司按日倒排工程进度网络图,同步展开厂房选址、设备采购、土建施工、生产原材料筹备、操作规程编写和操作人员岗位培训等各项工作。项目指挥部每日在现场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推进项目各阶段工作。为了赶时间,兰州石化委派人员往返5300公里,把本该厂家发运的吸料计量混合装置从广东拉运到厂。
兰州石化目前投产的熔喷布生产线设计产能为500吨/年,另一条设计产能为700吨/年的生产线也在加紧推进,最终形成1200吨/年的产能,与刚刚建成投产的5条口罩生产线形成产业链条,生产高质量的医用口罩,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冯作文 刘延治 摄影报道)
![]() |
装载熔喷布生产线主要设备的货车进入厂区。 |
![]() |
施工人员紧张作业,力争早日投产。 |
![]() |
兰州石化生产的第一批熔喷布。 |
辽阳石化:“硬核”出击 再创奇迹
4月16日5时58分,辽阳石化第一条年产500吨熔喷无纺布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每天可供生产150万只口罩的核心材料,为集团公司发挥保供主力军作用,助力“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油添薪。
辽阳石化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主动出击,边设计、边采购、边施工“多线并跑”从安全管理、防疫管控,到方案设计、物资采购,抢时间、争效率,超常规推进措施落实,“闪电”开工起步。
辽阳石化人坚持“自己人干自己活”,奋战38天将一座废旧厂房改造成现代化生产车间。上报、催交、接洽——党员干部奋战攻关、无缝对接,脚步一刻不曾停歇。依靠自身实力,自主研发聚丙烯熔喷专用料,22天就攻关出3个配方,为生产线开工吃下“定心丸”。
铭记初心,唱响战“疫”之歌。脚步穿梭不止,机器运转不停,参建员工通宵达旦、日事日毕,现场疫情防控步步到位,岗位培训加速完成,最大限度缩短工期,只为打造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早一天供给一线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常勇 王志强 摄影报道)
![]() |
施工现场灯火通明。 |
![]() |
项目施工,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 |
![]() |
发扬“铁军”精神,全力投入项目建设。 |
![]() |
白色纤维凝结成雪白的产品。 |
![]() |
仔细检查刚刚产出的熔喷布。 |
大庆石化:打造精品 扩大产能
口罩生产供应是打赢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疫情爆发以来,大庆石化发挥企业功能优势全力转产,在国务院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确定的“三地四企”口罩生产基地中,第一个实现口罩自动化生产。截至4月15日,大庆石化4条口罩生产线单日生产口罩20.2万只,累计生产409.4万只。
关键时刻,大庆石化勇于担当,经受住了应急能力、技术实力和管理软实力的重重考验。同时,加快企业资质审批,顺利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成为大庆市首家医用口罩生产获证企业。
大庆石化生产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完全达到医用级标准,从外观、尺寸,到通气阻力、微生物指标,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为保证质量,大庆石化编制了操作、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等多部规程,涉及生产、分析、出厂的方方面面,工作人员的每一步操作均做到标准化。生产口罩的厂房,是十万级洁净厂房,生产线的工作人员进出洁净生产区需要经过多道程序,从头到脚仔细消毒,工作期间必须穿着无菌服,不给细菌任何可乘之机。
随着生产线马力全开,口罩产量稳步提升,目前已发往省内各加油站,源源不断地保障地区市场供应。(谢文艳 杨志明 摄影报道)
![]() |
岗位员工严格把控口罩质量关。 |
![]() |
操作人员对产品原材料进行100%检验。 |
![]() |
大庆石化美龙口罩生产线生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