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国际  中国石化  石油科技  2023  中国石油  国内    中海油  陕西 

邹骥: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

   日期:2022-05-09     浏览:139    评论:0    
核心提示:邹骥: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5月9日资讯,中新财经4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25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能源基金会的一项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30至40年内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能源中国”由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迄今已举办了七期“能源中国”论坛。 

        邹骥指出,过去有人提出“能源不可能三角”,即能源廉价、能源安全和能源清洁的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但这个观点正在走向过时。不能把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和发展对立起来。

       他指出,中国正在迎来一场深刻的以能源科技革命为标志的产业革命,它决定了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去处理好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环境质量和气候稳定等不同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同的。把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连接起来,格外重要。

       他提出四方面观点:

       其一,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邹骥透露,过去几年,在风光能源领域,我国平均每年的投资约在五六千亿元人民币以上,在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风光能源领域的投资有保持和扩大的潜力。

       能源基金会的一项分析表明,在“十四五”期间,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绿色改造领域,绿色低碳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领域,绿色低碳消费领域和可再生能源友好的能源或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总投资可达近45万亿元,平均每年约8.9万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总投资的16%左右,这将是一个可观的增长投资的动能。

        此外,另外一个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的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这个规模。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30至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其二,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是与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相呼应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经济学的眼光看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一种危机。这种有效需求的不足持续困扰全球。但双碳目标为中国开拓了新的巨大的增长潜力,带来新的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它是走向一个可持续繁荣的方向,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相辅相成。

       此外,双碳目标下,随着能源体系,特别是电力体系的转型,低碳城镇化、数字化与传统重化工业产业的融合等,中国正形成自己的赛道,而且在很多赛道已经“弯道超车”,形成了比较优势,有望在全球的竞争中走在前列。

      其三,中国煤电行业现有大部分机组在未来17年到20年将保持平稳运行,端稳能源“饭碗”。

      邹骥认为,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精心设计,要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脉络,在未来的5年、10年、15年、20年一步一步怎么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划一些底线,比如民生、电力和热力保供的底线等,这都是安全问题,不能触动。

       对于占煤耗55%以上的电煤,邹骥建议,根据中国煤电装机机组的平均年龄只有大约13年的特点,可以制定机组年龄到30年左右的淘汰目标。这也意味着中国煤电行业现有大部分机组在未来17年到20年将保持平稳运行,端稳能源“饭碗”,但发电小时数需要有序下降。

       邹骥说,随着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技术不断成熟可靠、成本下降,在本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将最大限度地替代煤电。未来20年里中国电力系统将迎接非化石能源占比稳步上升、煤电占比相应下降的有序结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但每个5年又需要有显著的进展和变化。

       他指出,要尽早做到新增的能源和电力需求100%的由非化石能源的增长去满足,而且非化石能源的增长还要大于新增能源或电力的需求,富余的非化石能源新增量就可以逐步去替代煤炭存量。

       其四,在逐步实现电力系统深度脱碳化的同时,提高终端用能部门的绿色电气化水平要同步推进。

       邹骥认为,在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电气化有可能是不平衡的,但都大有潜力,这对配网终端用能装置、充换电和放电都提出了系统要求,也开辟了新的投资和消费领域。

       当然,在现实中,想实现上述投资潜力需要打通一些政策堵点:一是要有更加明确的减控排目标,为投资者和技术研发者建立长期稳定的预期;二是要加速建立碳定价的体系,使实际的碳价显著高于边际减碳的成本,以形成减碳的盈利,为减碳投资者和技术研发者提供足够的激励。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服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服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