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中国石化  国际  石油科技  2023  中国石油  国内    陕西  中海油 

专家热议:“双碳”目标下 如何确保能源体系安全平稳转型

   日期:2021-11-27     浏览:101    评论:0    
核心提示:专家热议:“双碳”目标下 如何确保能源体系安全平稳转型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杨曦)当前,“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能源转型正面临新的机遇。11月16日,在由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业内人士线上参会,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问题、向新型电力系统过渡过程中的煤电角色转换趋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指出,中国在核电、水电、新能源发电技术和装机,以及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今后能源系统的碳中和,必须要建立以零碳电力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与此同时,必须加快非化石能源电力发展速度。他还表示,电力系统改革创新,要加快零碳电力建设,其中,电价系统改革具有关键作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健认为,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转型亟需面对的现实要求。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需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分阶段的长期过程,中国电力系统既要保供应,还要注重减排,任务艰巨又迫切。同时,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保障电力供应是最大的安全,需建立系统安全观,统筹系统运作安全,只有“手里有粮”,才能做到心中更有底气。

 

  “重塑中国能源版图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也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按目前规模,西部省份可再生能源发电收益约为8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这些地区GDP的9%。未来随着绿色发电量的增加,上述收益规模还要倍增,风电、光电、水电等能源将从西到东、从北到南,走向能源密集的沿海地区,如此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大循环和能源大循环。”

 

  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孙长平表示,发展水风光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项目,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模式,是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新型电力系统是一种具有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负荷多样化以及集成储能技术的电力系统。相较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面临系统稳定和功率平衡的新挑战,而风光水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金勤献指出,氢能对中国提高能源体系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在工业领域,氢能将在原料和热源的替代方面扮演主要角色。中国有全球增长最快能源和环保需要,具有巨大独特的市场优势。氢能对中国提高能源体系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在工业领域,氢能将在原料和热源的替代方面扮演主要角色,在能源领域,分布式电力系统、储能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服务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服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企业邮箱  |  平台规则  |  常见问题  |  供应商入门  |  采购入门  |  在线交易合同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