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9月23日,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两大央企携手推动的绿色能源典型项目——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建成投产。这是继协同推进港口岸电推广和岸电上船后,我国在岸电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将为助力我国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辟新路。
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2018年以来,中国海油联合国家电网围绕世界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渤海油田岸电项目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建设模式、商业模式,推动海上油气田由自发电模式转变为岸电供电方式,实现用能方式的深刻变革。
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即渤海油田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在河北乐亭、曹妃甸新建2座220千伏开关站,在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新建2座电力枢纽平台,努力将这两个油田群打造成绿色低碳战略的先行样板,推动能源变革发展、海上油田开发模式升级的“海油名片”。
按照规划,两大央企还将在山东、辽宁两个区域开展岸电建设工作,预计到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
作为我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过去一直以开采出的油气为原料,通过进口发电机组,实现海上用电自给自足。与陆地发电设备相比,海上发电机组布置分散、装机容量小、发电效率低,经济和环境效应偏低。岸电项目全部建成后,仅二氧化碳减排量,按照一棵树每年可以吸收并储存10千克二氧化碳计算,就相当于植树1.75亿棵。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提升,减碳效果将更加明显。
实施岸电项目,也将彻底改变以往海上油田自发电模式供电成本较高、电源可靠性不足、进口发电机组维修成本高等局面。“与自发电相比,使用岸电提升了发电效率,能够促进国内电网输电领域的拓展,并拉动海上输配电设备制造、安装业发展。此外,通过铺设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开展通信系统改造,将对渤海油田建设智慧油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渤海油田岸电项目总经理刘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