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商务网消息,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动员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奋斗方向。
连日来,海洋石油行业的院士和科技工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表示将以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中。
周守为:急国家之所急 研国家之所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总书记把石油天然气放到了首要位置,体现了对我们油气行业的重视,也是对我们油气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我们要落实重要讲话精神,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周守为院士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中国海油是科技创新企业,我们要积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成果,提升创新效能,不断壮大创新力量。”周守为院士说。
谈到加大海洋能源开发研究的主攻方向,周守为院士提出建议。“第一,要在中国海油党组的领导下,全力保障增储上产,完成“七年行动计划”。第二,大力发展天然气等低碳能源,探索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第三,深水是未来清洁能源供应的主要领域,要抓深水重大工程技术攻关。特别是深海水下生产装备、大型浮式装置、海洋工程装备等关键核心突破。第四,瞄准国际前沿科技,加大近海油气成藏机理、天然气水合物等方面研究。”
(周守为: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至202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曾恒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落实讲话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更多使命和责任,实现更大作为。”曾恒一院士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思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成为国家科技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曾恒一院士介绍,海洋石油工业科研既要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也要着力研发实用核心技术,将科研创新和实用创新紧密结合,而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能够助力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尽快解决部分装备系统的国产化问题,培养相应的技术团队和高端人才,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最终建立较为完善的产学研机制。“我一定把中海油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带好,为我们国家进入深水创新领域打下好的基础。”
(曾恒一: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1989年获建设部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运华:理论创新带动勘探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30年来工作在海洋石油勘探一线的邓运华院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更多的时代重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支撑。邓运华以油气勘探研究领域举例,“石油行业与高科技技术密切相关。从历史角度上来看,从春秋时期至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一直处于原始落后状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震数据技术的应用,石油行业才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在海洋石油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尤为重要。海上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钻完井工程等,数千人的团队,每一个作业步骤都离不开研究院和设计院的技术推动。可以说,每一次勘探技术进步和勘探大发现都依赖于理论认识的创新。”邓运华院士说。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在谈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邓运华院士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印象深刻,“总书记这番话说得很实在,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科技工作者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钻研技术上,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才能取得更多突破。”(邓运华:现任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